銷售部經理電話:
18637787065 13462500864
辦公電話:0377-61561808
QQ 號:406506396
地 址: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七里園白塔
艾灸治療貧血的穴位 艾條批發廠告訴你
貧血屬于中醫的虛勞、血虛、血證的范疇,是由于心、脾、腎三臟先天不足或后天飲食不足,或久病體虛所致心、脾、腎三臟虛弱功能失調所致?,F代醫學的缺鐵性貧血、再生障礙性貧血、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等可參照本病治療。通過艾灸可調節臟腑功能失調,陰陽平衡,達到徹底治療的目的!
臨床表現為單位容積血紅細胞與血紅蛋白均低于正常水平,身乏體倦,頭暈眼花,耳鳴心悸失眠,四肢麻木,月經紊亂,閉經,嚴重者出現暈厥。根據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如下:
一、心脾兩虛
(一)癥狀:血紅細胞與血紅蛋白均低于正常水平,心悸失眠,乏力困倦,食欲減退,腹脹便溏,嚴重者可出現出血,舌淡苔薄白。
(二)治法:
(1)選定脾俞 心俞 神門 太白
(2)定位脾俞:在背部,第十一胸椎棘突下,兩側旁開1.5寸。
心俞:在背部,第五胸椎棘突下,兩側旁開1.5寸。
神門:仰掌,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(內側)端,尺側腕屈肌的橈側凹陷處。
太白:在足內側緣,第一跖趾關節后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。
(3)灸法艾炷無瘢痕灸,用黃豆大艾炷,每穴10壯,灸至皮膚紅暈不起水泡為度,每日1次,10次為1個療程,可灸至血紅細胞與血紅蛋白恢復至正常水平為止。
二、肝腎陰虛
(一)癥狀:白均低于正常值,頭暈耳鳴,腰膝酸軟,煩躁失眠多夢,舌紅苔薄或無苔。
(二)治法:
(1)選穴肝俞 腎俞 太溪 太沖
(2)定位肝俞:在背部,第九胸椎棘突下,兩側旁開1-5寸。腎俞:在背部,第二腰椎棘突下,兩側旁開1.5寸。太溪:足內側,內踝后方,內踝尖與跟腱的凹陷處。太沖:在足背側,第一、第二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。
(3)灸法艾條溫和灸,每穴15分鐘,以局部皮膚紅暈溫熱為度,每日1次,10次為1個療程,可灸至血紅細胞與血紅蛋白恢復至正常水平為止。
三、腎陽不足
(一)癥狀:血紅細胞與血紅蛋白均低于正常值,畏寒怕冷,身體困倦嗜睡,四肢厥冷,腹脹泄瀉,舌體淡胖苔白。
(二)治法:
(1)選穴關元 命門 腎俞 太溪
(2)定位關元:在腹部,前正中線上,臍下3寸。命門:在腰部,后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(隆起的骨)下凹陷處。腎俞:在背部,第二腰椎棘突下,兩側旁開1.5寸。太溪:足內側,內踝后方,內踝尖與跟腱的凹陷處。
(3)灸法艾炷隔姜灸,每穴5~7壯,待其將要燃盡皮膚有灼熱感時移除,每日或隔日1次,15次為1個療程,可灸至血紅細胞與血紅蛋白恢復至正常水平為止。艾灸火龍罐的使用方法
四、對癥治療
貧血常伴有頭暈、耳鳴等癥狀,臨床可以根據伴隨癥狀加用以下方法。
(一)頭暈
(1)選穴百會 風池
(2)定位百會:在頭頂部,正中線上,兩耳尖連線中點,或前發際正中直上5寸。風池:艾灸的作用機理/在項部,枕骨下緣,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之間的凹陷處。
(3)灸法艾條溫和灸,每穴15分鐘,皮膚溫熱為度,每日1次,可以經常施灸。
(二)耳鳴
(1)選穴聽官
(2)定位聽官:在面部側面,耳屏前(耳腔前突起的小軟骨),張口時凹陷處上緣。
(3)灸法艾條溫和灸,每穴15分鐘,每日1次,耳鳴消失后加灸2—3次。
五、注意事項
·患者應堅持治療,耐心施灸,配合藥物內服治療,可獲較好的療效。
·施灸期間保持充足睡眠時間,適度運動,增強脾胃功能,改善機體造血功能。艾條味道
·飲食上應多食富含蛋白質和鐵的食物,如雞蛋、菠菜等,注意營養搭配均衡,忌食油膩煎炸的食物。